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9月7日至11日版)上报告说,慢性压力或铅中毒对大脑造成的损害可以通过阻断一个关键的分子途径来修复。
研究表明,暴露在慢性压力下的大鼠前额叶皮层会受到损伤。这是大脑中对工作记忆、冲动控制和专注于任务的能力至关重要的一个区域。长期的压力会激活一种名为蛋白激酶C的酶家族的过度活性。结果,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受到损害,干扰了它们传递信息的能力。压力导致的大脑故障与冲动控制不佳、工作记忆下降和无法专注于任务有关。这些发现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理解。遗传变化增加了蛋白激酶C信号,这可能与前额叶灰质和行为控制的丧失有关。
艾米·阿恩斯坦(Amy Arnsten)是一名资深作家,也是耶鲁大学的神经生物学教授,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包括她的研究生阿维斯·布伦南·海因斯(Avis Brennan Hains)。他们阻断了蛋白激酶C在大鼠体内的作用,结果成功地阻止了应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元的树突棘没有受到损害。因此,老鼠执行需要工作记忆和冲动控制的任务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阿恩斯坦解释说:“当你抑制蛋白激酶C时,细胞可以再次相互对话,你拯救了认知。”
Arnsten认为阻断蛋白激酶C有可能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已经接受了锂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蛋白激酶C,并已被证明能恢复正常的灰质水平。此外,她观察到这种疗法可能有助于逆转铅中毒的影响,铅中毒会导致大量儿童出现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类似于压力的影响,铅也可以提高蛋白激酶C的活性,磨损前额叶皮层的灰质。本研究的这些结论表明,抑制蛋白激酶C的药物可能有助于恢复铅中毒遗留问题儿童的前额叶脑功能。
为这项研究做出贡献的耶鲁大学研究人员有:迈安·吴(Mai Anh T. Vu)、保罗·k·马克耶日斯基(Paul K. Maciejewski)、克里斯托弗·范戴克(Christopher H. Van Dyck)和梅丽莎·格罗顿(Melissa Grotton)。
这项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耶鲁压力中心资助。
Amy Arnsten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作者斯蒂芬妮·布鲁纳(文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