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调查,患有缺血性中风的个体的收缩压水平低于120毫米汞柱或高于140毫米汞柱,与该个体未来经历额外中风的风险增加相关。这项研究发表在11月16日的《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这是一期关于心血管疾病的主题期刊,将在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期间提前在网上发布。
“复发性卒中预防指南表明收缩压(SBP)的较大降低与复发性卒中风险的较大降低呈正相关,并将低于120毫米汞柱的SBP水平定义为正常水平。然而,在最近的缺血性中风后,SBP维持在这种水平与血管事件风险的关系尚不清楚,”根据该研究。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博士布鲁斯·奥夫比亚格勒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一项调查,以评估SBP维持在低正常范围与高正常范围之间的联系,以及最近遭受缺血性中风的个人的临床结果。
这项调查从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涉及一项多中心试验的观察性检查,该试验由来自35个国家695个中心的20,330名50岁以上的近期非心源性(不是由于心脏内产生的小血凝块)缺血性中风患者组成。随访2.5年。参与者根据他们的平均SBP水平被分为几类:
研究小组发现,主要测量结果(中风)的患病率在非常高的SBP水平组参与者中最高(14.1%),在高SBP组为8.7%,在非常低的SBP正常组为8.0%,在低正常组为7.2%,在高正常组为6.8%。在次要结果(心脏病发作、中风或血管性死亡)的发生率中观察到类似的模式。非常低-正常和非常高的SBP组具有最高的全因死亡率和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率。
检查结果表明,与高正常组相比,极低正常、高和极高SBP组的中风风险显著增加。研究人员说:
“与高正常SBP水平组相比,极低正常SBP水平组、低正常SBP水平组、高SBP水平组和极高SBP水平组的次要结局风险显著较高。
我们的结果表明,在最近的无卡缺血性卒中后,短期至长期SBP水平可能确实存在获益或损害的阈值,这意味着在门诊环境中定期护理卒中患者的临床医生可能需要警惕给定患者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有多低,以促进良好的结果。
总之,这些数据是假设产生的,并且在指数缺血性卒中后短期至长期内积极且持续地将血压水平降低到正常范围内是无益的这一观点仍未得到证实,需要进行专门的临床试验,比较卒中后稳定随访期内强化与常规血压降低的情况。
与此同时,该分析结果支持近期缺血性中风患者舒张压低于140毫米汞柱和低于90毫米汞柱的一致SBP水平。"
作者:格蕾丝·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