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上的一项来自日本的大型新研究表明,给心脏骤停的人注射院前肾上腺素(也称为肾上腺素)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恢复循环,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伤害,这可能是一种以牺牲大脑为代价挽救心脏的情况。
当一个人心脏骤停时,他的心脏停止供血,如果几分钟内没有进行心肺复苏,他很可能会死亡。当急救服务人员处理这样的伤员时,他们有时会在到达医院之前给他们注射肾上腺素,以帮助启动心脏。
但是九州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卫生服务管理和政策系的研究人员明仁·哈吉哈拉博士和他的同事在他们的背景资料中写道,在到达医院之前使用肾上腺素的有效性尚未确定。
他们检查了2005年至2008年日本417,188名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的登记数据,这些人在急救服务人员到达之前经历了院外心脏骤停,并接受了急救服务,然后被送往医院。
他们评估了院前使用肾上腺素和几个结果指标之间的关系:如到达医院前循环的恢复;心脏骤停后1个月存活率;以及有无脑损伤或神经问题的生存。
他们发现,虽然使用肾上腺素与血液循环恢复的可能性更高有关,但在一个月内,这些患者更有可能死亡,或留下脑损伤或神经问题。
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心脏骤停后会出现脑损伤。
研究人员发现,在到达医院之前接受肾上腺素治疗的患者中,18.5%的患者血液循环恢复,而没有接受肾上腺素治疗的患者中,只有5.7%的患者血液循环恢复。
但是,在心脏骤停后一个月存活的几率在接受院前肾上腺素治疗的患者中显著降低了54%(调整后的优势比为0.46),在一个月后没有任何形式的脑损伤或神经问题的患者存活的可能性也显著降低了68%。
当研究人员考虑到可能的影响因素时,这些结果仍然很重要,例如心肺复苏术是由旁观者还是护理人员进行的,持续了多长时间,以及患者之间的其他差异。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日本,在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中,“院前肾上腺素的使用与入院前自发循环恢复的机会显著增加有关,但在事件发生后1个月的生存机会和良好的功能结果却减少了。”
在一篇附带的社论中,匹兹堡大学的克利夫顿·卡拉威博士讨论了心肺复苏术中使用肾上腺素的证据。
他说,比起带着跳动的心脏去医院,病人更关心的是完好无损地回家。
他指出,如果你给它注射一定剂量的肾上腺素,你更有可能让心脏再次跳动,但人们总是担心它会伤害其他器官。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研究存在一些弱点:例如,他们不能考虑医院治疗的差异,例如,在到达之前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是否在医院接受了肾上腺素。
此外,由于日本和其他地方的情况不同,尚不清楚您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把这些发现推广到其他国家。
例如,在日本,通常只给病人注射一针肾上腺素,而在美国,他们更有可能每隔几分钟就注射一次,直到心脏再次开始跳动。
然而,卡拉威说,这些发现值得进一步、更严格的调查。例如,可以有一项研究,其中心脏骤停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或不接受肾上腺素,然后跟踪长期结果。
由凯瑟琳·帕多克博士撰写